孩子睡不着午觉,可能是聪明的表现

发布时间:2024-05-30 20:08:35

很多家长在宝宝两岁多时带TA外出,都会抱着宝宝睡午觉。但宝宝三岁后再带出去,基本就是精神抖擞一整天,而且精神头还特别好。

大多新手妈妈们都会觉得孩子睡眠好才能长高、变聪明,于是对睡眠时间有着执着的追求。不过,每个孩子个体发育是不同的,如果精神很好,各种发育都正常,睡眠时间没有必要一刀切的被教条化。

如果我们的孩子到了3岁不爱午觉,或许你根本不用介意,可能还是聪明的表现哦——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孩子睡眠模式的发展:

(Staton, S.L., Smith, S.S., Thorpe, K.J., 2015)

这张图片直观的显示了0-5岁儿童睡眠模式的发展变化:

◆ 第一个饼图显示的是婴儿刚出生时候的睡眠模式,每天无论白天或者晚上都睡很多次,每次时间较短,称为多阶段睡眠 (Polyphasic Sleep)。

◆接着,婴儿的睡眠会在1岁-1岁半左右发展到第二个模式,双相睡眠(Biphasic Sleep),每天只睡中午和晚上2个觉。

◆最后,在3岁孩子的人群中,会有50%发展出和成人一样的睡眠模式,即单相睡眠 (Monophasic Sleep),这个比例在5岁的孩子中高达92%。也就是说,从3岁开始,就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告别了规律的双相睡眠模式,不需要天天午睡了。

纵观有国际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在孩子年满4岁的时候,只有不足33%的孩子习惯每天睡午觉。有的研究采用实地观察方法,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在强制性午睡的幼儿园,孩子没有其他选择,仍然同样比例的孩子睡不着,这些孩子很有可能已经发展到了单相睡眠阶段(饼图3)。

为什么孩子会逐渐不需要天天睡午觉?

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其实反映了孩子大脑神经的成熟度 (neurocognitive maturity)。随着孩子大脑发育的成熟,他们就不需要再像小宝宝一样,通过一天多次的睡眠来缓解大脑疲劳、控制情绪了。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习惯天天不睡午觉还精神抖擞、情绪愉快、食欲不受影响,那么很可能是他的大脑神经已经发育得比较成熟,进入到和成人一样的单相睡眠模式,所以午觉睡不着可能是聪明的表现哦。

当然也有的孩子是因为一些神经发育问题导致有睡眠障碍、不睡午觉。这些孩子和正常发展的孩子不一样,经常会因为睡眠缺乏而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情绪反复无常、易怒、不易安慰,这里暂不做详细讨论。

一定要求孩子午睡,可能带来副作用!

有针对3-6岁儿童群体睡眠的研究发现,有的孩子在午睡后表现出更好的记忆力(memory recall)。还有很多针对健康成人群体的研究表明,午睡可以提高成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愉悦度。但严谨来说,并非如此。

◆ 首先,上面说到的午睡对于记忆力(memory recall)的提高,仅限于有午睡习惯的孩子(only observed among children who habitually napped)。也就是说,对于还在双相睡眠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他们创造午睡条件。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开始向单相睡眠模式发展了,午睡对孩子记忆力的促进就没有显著相关了。对于这些孩子,强制午睡不仅无益,可能还有害:

强制性的午睡时间就等于长时间的限制性活动。这样长时间的静止是不科学的,不仅不能让孩子得到休息,反而有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For non-nappers, scheduling of mandatory sleep time translates to extended periods of restricted activity. Although short periods of quiet activity may serve to provide rest, extended periods of inactivity may not be restful but may instead be experienced as stressful.”

◆其次,一些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午间睡眠和晚间睡眠时间的负向关联,即3-6岁儿童午睡时间越多,夜间睡眠时间越少。有科学家认为,从睡眠的自我调节机制角度出发,过多的午睡会减少儿童晚间的睡眠需求和睡眠冲动(homeostatic sleep drive),从而降低晚上的睡眠质量,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发挥。

可以鼓励孩子在床上休息、做入睡准备,但对于已经不再习惯天天午睡的孩子,就可以给他们提供其他安静活动选择。

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入睡时间在16-19分钟左右,所以我们应当鼓励和允许孩子有至少20分钟在床上休息和准备入睡,这样做可以满足正在从双相睡眠向单相睡眠发展的、有些天睡有些天不睡的孩子不可预测的睡眠需求。对于过了这个时间仍没有午睡的孩子,和每天都睡不着午觉的孩子,可以提供其他的安静活动。

当然孩子的睡眠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诸多因素,如家庭结构、社会经济水平、家庭环境、儿童近期健康状况和自身神经发展等影响,孩子在某些天尤其需要午睡,在某些天 (如下雨天没有外出活动)则可能睡不着。

虽然绝大多数研究关注上述因素和夜间睡眠质量的关系,但是如果孩子夜间睡眠受到干扰,第二天就可能更需要午睡来恢复精神和情绪。我们也要随时调整、灵活处理!

- The End -

领取福利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福利:长按下方二维码,就可以参与免费获取价值388元体验课的活动,每期名额限30人,报满需排下一期。

↓长按扫码领取体验课↓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